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 正文内容

以课促研、以评促建,落实“品味课堂”

发布人:黄莅洋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6日点击数: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随着2018年的到来,教务处举办了本学期文化教学公开课展示研讨活动。2018 18日、10日、11日,利用每晚17:3019:30的时间,在文化楼一楼报告厅全体教务老师一起观课、议课、评课。

 

 

 这次担任公开课展示的是教务处的三位年轻教师:艾金升老师、毕小培老师、邢常静老师。三位老师根据《课程标准》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我校“品味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认真备课,组内研讨、反复磨课,并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段的具体学情,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呈现出了不一样风格却一样精彩的课堂。

艾金升老师的《登岳阳楼》将文化和专业结合,由社会上对杜甫画像“涂鸦”的现象入手,以“识杜甫之思、感杜甫之怀、明杜甫之志、评杜甫之人”为教学主线,从诗歌文本分析,渗透到传统文化熏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诗圣”杜甫的忧患意识、家国情怀、人格魅力,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对古代诗人产生亲切感和敬畏心。

 

 

毕小培老师的《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节课从未来世界的发明启发学生关注科技与创新,并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议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交流,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邢常静老师的《市场配置资源》这节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快递企业运营者在市场经济中的决策与运作过程,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探究真实有效、课堂生成自然,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深度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体现了政治学科关于公共参与和政治认同的学科素养。

 

 

此次观课议课活动,一方面,给年轻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组内教研。虽然是一位老师上台展示,但凝聚的却是教研组所有老师的智慧,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组内进行同头备课,集思广益,一起研磨教案、学案和课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借班试讲的过程中,一起研讨,相互学习,帮助年轻老师成长。另一方面,给全体老师提供了践行我校“品味课堂”教学模式的实例,不仅促进了跨学科的集体教研,更强化了对《品味课堂评价标准》的落实。大家对照《品味课堂评价标准》认真观课,课后及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真诚地进行评课、议课。不仅对三位老师肯定了亮点,也指出了不足,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谈感受说启发,得人所长,补己之短。刘红梅处长更是对照《评价标准》针对每节课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加深大家对“品味课堂”的理解,特别是小组合作、课堂评价及落实学科思想、立德树人等方面,使大家达成了共识。

 

 

回望过去的一年,是探索的一年,是成长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教务处老师在刘红梅处长的带领下,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本着“团结、踏实、积极、探究”的教务精神不断前行。2018年,我们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